)随着调光、通讯等功能大量运用在智能照明产品上,电光源频闪问题也引起了业内广泛关注。为打通照明产品光闪烁的消费痛点,并对各利益相关方的测试评价提供公正客观的测试评价依据,2022年10月,GB/T 42064—2022《普通照明用设备 闪烁特性 光闪烁计测试法》发布,并将于今年5月正式实施。2月14日,在由全国照明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照明电器协会人才培训工作委员会、中国之光网·明课堂组织的照明标准宣贯活动上,该标准起草单位横店集团得邦照明股份有限公司经理蔡金标就标准立项背景和详细的细节内容进行解读。
记者了解到,频闪是指电光源的光通量以一定频率进行波动,造成的一种闪烁现象。有研究表明,长期在低频闪烁的灯光下工作或生活会产生视觉疲劳、近视、头痛等症状。由于供电电源电压不稳、电光源自身品质性能缺陷、发光体驱动频率过低以及照明设计不合理等因素,LED照明产品常出现光源频闪问题。目前,国际上已相继出台了多个有关频闪评估的标准,但这些标准的关注重点不同,评价指标也有很大差别。
“本文件等同采用IEC TR 61547—1进行起草,有利于我国照明产品与IEC国际标准接轨,促进LED照明行业健康、加快速度进行发展。”蔡金标表示,“该文件的制定填补了国内用光闪烁计来测试Pst方法的空白,促进我国照明产品生产企业、政府监督部门、花了钱的人照明产品的可见闪烁形成统一的认识,并提供一种和国际一致的测量方法。”
据蔡金标介绍,Pst又称为短期闪烁值,是指在相对较短的规定时间间隔内评估的闪烁值,当Pst值等于1时,意味着在50%的情况下,平均观察者不会感知到闪烁,照明产品具有与60W白炽灯相同的闪烁表现;当Pst值小于1时,产品比60W白炽灯的闪烁表现更好;Pst值大于1,则比60W白炽灯的闪烁表现更差。“经过实际测量,目前我国LED照明产品Pst值超过1的相对来说是比较少的。”蔡金标坦言。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最终用户对于照明产品的质量的重视,对于照明产品的频闪检测也从此前仅针对读写台灯而扩展到更多领域。蔡金标表示,本文件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国照明企业设计和生产出可以同时满足国内、国际市场,特别是欧盟市场质量发展要求的照明产品,提高我国照明产品生产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也能使我国花钱的人可以购买到性价比合理的,且低闪烁的照明产品。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全部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线. 任何单位或个人觉得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对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